2010年3月23日 星期二

這是誰的學校?

這是誰的學校?

問這個問題好像很傻!正如很多校園醒目張貼的標語“愛護我們的校園”,“我們”顯然是指學生和教職員,而學校也當然是屬於孩子/學生啦!事實果眞這樣不言而喩、無須深思麼?今天讓我們一起談論和分析一下“學校誰屬”的問題。

這麼近,卻又那麼遠?

澳門面積小,走路都幾乎可以去到任何地方。學校與居所通常都在有限的距離以內。按照慣常的思維,這對於往返學校、親師溝通、家校合作等無疑提供了便利。而這種便利,除了空間的便利外,是否從更深的層面發揮了正面影響呢?不曉得其他地區的情況如何,依我多年的觀察,大部分學生隨着年齡增長,學校的感覺越發疏離,學生厭學情緖的與日俱增便是一有力佐證。2003年PISA(即國際學生能力測試)的分析結果顯示,澳門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是所有參加地區中最低的。歸屬感可體現為“參與度”(Participation),“投入感”(Engagement)和“持份感” (Sense of Ownership)。反觀我們的學校教育,這三個層面上學生的表現和體認應該不會太讓人樂觀。孩子/學生每天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停留在學校,心態直接決定他們校內的表現。因此,我們需要正視學生歸屬感低下的事實,深入了解他們情感疏離的原因,以期作出改善。

魔幻學校?變形金剛?

幾年前,友人的孩子考上心儀的小學,全家上下欣喜不已,慶祝會開得沒完沒了。這孩子在幼稚園就名列前茅、表現優異,且對學習信心滿滿。而上了不到兩周的小學,母子卻都已是精疲力盡,每天糾結在“做功課”和“背書”的拉鋸戰中。某日,孩子鄭重宣吿,決定不升讀小學二年級了。媽媽怒火中燒、歇斯底里地說:“你這樣讀書,也眞休想升班!每天做功課做到十一時,怎樣捱下去?”孩子亦是振振有詞:“就是呀!一年級也這麼辛苦,二年級肯定更多功課和背書,所以……”事情最後如何?惟有訴諸“武力”啦!媽媽很不解:孩子到底怎麼了?用功、勤奮和自信的優點怎會蕩然無存?!學校(甚至是不同教育階段)像是對孩子施了魔法,使得前後判若兩人。或許這樣的事情原本稀鬆平常,學習環境和教師要求的突然變化,使得孩子的心理和感情一時難以適從:曾被稱讚認可和反覆強化的行為,如勇於表達己見和發揮創意,一到小學就統統被教師界定為不守紀律。在新的遊戲規則下,如若孩子不能彈性調適原有的標準和行為模式,像變形金剛一樣能屈能伸、游刃有餘的話,那麼就只好聽天由命了。幸運的話,碰上好的教師,或許能兼容並包,夾縫中求生。而似乎幸運之神不會輕易降臨,不幸的孩子仍是佔了相當大的比重!

一個被稱作“學校”的地方

學校是一個充滿人氣的處所,但不見得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。學生年紀愈長,與教師的矛盾會增多,特別是學業成績稍遜和有偏差行為的學生。現時,學校的教育目標單一,成績乃是校長、教師、家長最關心的議題。我從不否認成績的重要性,但絕不認同將其作為學校教育的唯一目標。我想指出,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,啟發積極思考,學會學習同樣重要。學校不應成為以成績為標尺來實現優勝劣汰的機制,學生更不應成為服膺考試標準的優勝者。不要讓學校變成讓孩子經歷挫敗的場所,不要讓孩子因成績淪為 “沉默的大多數”。在這個被稱為“學校”的地方,可以有更多的包容和接納,應該有更多探索的好奇和發現的驚喜,以實現更純眞的追求和進步的快樂。只有構建新的教育教學觀念,實現師生在人文氛圍“心”的融合,也只有當教育同仁以更包容的心態去看待教育,去接納孩子,我們的教育才有新發展,我們的學生才有新出路。我們的學校才眞正的屬於他們!

(教育,怎麼一回事?之四)

黃素君

轉載自澳門日報,2010年3月22日,第F05版:文化教思

3 則留言:

Ursula Kao 提到...

謝謝你重要的分享!

SK 提到...

不要客氣,大家交流一下意見MA.

Ursula Kao 提到...

一些粗略的閱後感^_^:http://hk.myblog.yahoo.com/ballball-teacher/article?mid=16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