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

欄首寄語

“執迷不悔” 接到〈文化敎思〉版編輯來電邀稿,內心掙扎了好幾天,應該是接還是不接?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已是不爭的事實,而每月定期的兩份稿子亦算是一種“長期”的承諾。最重要的,也算是現實的考慮,就是這類“寫作”對“仕途”有沒有多大的幫助呢?去年聽香港友人慨嘆說,他任敎的院校有一年靑同事,在升職後公開講座中,分享他的成功秘訣就是“Be selfish”(要自私)。聽見這番話,心裡蠻有感受的,莫非這正好說明我未能成功的癥結所在?事實上,與其說我為過去的愚鈍迂腐而懊悔,倒不如說我為今天或未來更多敎育工作者採取此成功之道而悲哀。高等敎育的“知識分子”擁有高階學歷,受社會人士尊重,而在現今績效至上的高校考核制度中卻變得非自主,這也難怪高等敎育工作者益發採取“讀聖賢書,做分內事”、“不理他人瓦上霜”的態度了。或許,常有這份不平和感慨,亦常行不識時務之舉,和我的年紀以及學歷有着許多不和諧,更是朋友們所言我“執迷不悔”的個性的佐證。而我依然一如旣往地宣稱:“知識分子”除了通過學術論文創新知識外,更需要直接參與和建構社會;更艱巨的可能是,通過大衆可理解和接受的方法和語言,將“學問”(特別是發自內心、關乎社稷民生的有意義的思考)抛出來,激發更多探求“眞、善、美”的思考、辯論乃至行動。這些思想上的困局和價値的取捨,無疑是人生價値省思的好機會。我至今未算成功,在履行“長期的承諾”時和接受“持續的挑戰”,與敎育界的同工開闢我們另一廣闊的天空,為學生締造一遍學習的樂土。

道是無心卻有情 記得在某電視節目中聽過一小段廣吿語:“溝通消除隔膜,交流敞開心扉,眞誠溶化壁壘”。寥寥數語,道出了人世間對話和溝通的作用和要義。本欄開闢的目的,其初衷在於傳達敎育人文理念,彰顯敎育人文氣息,促進對話。期望少一些硬性的知性訓導,多一點軟性的感性關懷,建構多層次的感性與理性對話的渠道。再者,欄目為〈敎育:深對話〉(“深”字,與“心”字,廣東話同音),期望通過文字的溝通、心靈的深層對話讓敎育系統內外的人,對敎育的現象和本質,敎育中的人和事,多一份眞誠的理解,持一份審愼的思考。專欄亦會以輕鬆的筆觸去處理敎育的問題,雖隨意輕鬆,但正好說明我對敎育的體察和關切。至於在題材方面,在澳門談敎育的人着實也不少,要有所突破並不容易。一些學習問題、敎學方法、家校合作、親子敎育等等重要議題已有不少人談論過了。那麼,本欄要另闢話題就要選擇尙未有人談過的東西,這裡又掉進一個死胡同,沒有人談的事物可能也是不重要和沒有價値的事。這樣算下來,就剩下了一些沒有人談過又很重要的事了。然而,依照我個人在敎育社會學訓練的背景,很多時候,我們現在接受、常識性的事物,往往被視之為天經地義、不言自明的議題,常被人“理所當然化”(taken-for-granted)、合理化和合法化,也正因如此某些話題少被人談論。舉例而言,學校是敎育的基地,其重要性似乎大家已有共識。實際是這樣的嗎?因此,本欄嘗試跳出一些傳統的框框去思考問題,對一些“習以為常”或“理所當然”的敎育現象進行了解和探索,例如“學校敎育是甚麼?不是甚麼?”、“校規是甚麼?”等引起大家的關注和對話。

黃素君

轉載自<<澳門日報>>,<文化思教版>,E07版
http://www.macaodaily.com/html/2010-01/25/content_419560.htm

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

澳門回歸十年天主教學校教育的回顧、反思與行動


澳門十年回歸在即,筆者也在這裡湊個熱鬧,在十年回顧檢視與總結的同時,嘗試提出若干現狀反思與未來行動的建議,如若望一書(3:17-18)中所言「我們愛,不可只用言語,也不可只用口舌,而要用行動和事實」。因此,文中的小標題用上擬問句,主要是鼓勵讀者反思,並且在能力範圍內作出改善行動。由於篇幅所限,文章嘗試在天主教學校的辦學理念、教學和學生三個層面提出思考,未有深入之處亦請讀者諸多見諒。
昨夜星辰昨夜風,天主教會教育的優勢今何在?
已擁有「聖名之城」的澳門作為天主教在遠東的傳播中心,自聖保祿公學成立至今四百多年的風雨歷程中,天主教學校擁有著現代學校不曾想像的資源和優勢。然而,在全球努力推進教育工作之時,澳門天主教學校教育卻似乎發展迴異:由回歸初期佔全澳學生45%(劉羨冰,2002)的生源優勢到2008/2009學年的40%(教青局網站,教育數字概覽08/09)。世事變遷,與其他類別學校相比,昔日曾穩執牛耳的澳門天主教教育,今日已風光不再(Beatrice Leung,1999)。或許這結論直率得有點殘忍,然而,倘若今天仍停留在對過往輝煌、昔日優勢的緬懷和慨歎,漠視當前社會及學生的真實需要,不重申反思自身的使命和在澳門社會的定位,我們天主教學校教育的優勢又會在哪裡?

是救贖,但不是免死金牌?!公教教師當自強不息
一所學校之成功與否取決於教師的團隊和士氣。而天主教學校的特色,乃在於它與教會聖統制之間所保持的法律性聯系:教會確保天主教學校的教導和教育都是基於天主教信仰的原則,而且是由一些教義正確、生活誠實的老師來傳授(《天主教法典》第803條;《東方教會法典》第632及639條)。因此,在招聘教師時,相同信仰就成為重要參照。過去幾年,少子化情況嚴重,學校縮班裁員也是耳聞目睹之事。曾聽一些教師說,「公教教師」在縮班潮中有「免炒」金牌之事云云。誠然,若信仰只是職業的護身符,實在令人難過。因此,筆者在這裡懇切地呼籲公教教師們更需自強不息,在教學及學校生活中實踐福音精神,讓同事及學生因你而看見天主的臨在,即如歌林多前書(9:16)中所言:「我傳福音原是沒有可誇的,因我不能不傳。如果不傳福音,我就有禍了。」

天主教學校教育下學生身份的認同?
鄰近地區的天主教學校都屬精英一族,澳門也有類似的情況,當然也不排除有相當部份學校選擇的是大眾化教育的路線。姑勿論路線為何,筆者常暗自忖度:「天主教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與一般的學生有分別嗎? 如果有,分別應該在哪裡?」舉個例子而言,回歸以後由政府帶頭推動的愛國教育,澳門學校熱烈響應,天主教學校自不例外。然而,需要審慎思考的是,在天主教語境下的愛國教育又會/應如何呢? 另外,近代天主教教育的突出特點之一,就是將教育與社會需求緊密聯系。天主教學校參與社會慈善活動年代悠久,然而非宗教學校亦有推動慈善之舉措,那麼前後者的區別又在哪裡? 筆者認為,秉承「愛」與「服務」的宗旨的天主教教育中,除了提出服務之重要性外,更需銘記,參與背後的源動力乃是「為公義而努力,參與改革世界的行動,是傳揚福音的基本要素」(《世界的公義》) 。
不是結語的結語……
宗教學校固然以傳教為其歷史背景,但其培養學生核心價值觀、傳承歷史文化卻也是現代學校亟需補充的「維他命」。無論宗教背景為何,健康而理性的世界觀、價值觀和人生觀確是人性追求的「信仰」。因此,對於非宗教學校/學生而言,「宗教教育」作為人文關懷的提煉和文化底蘊的積澱乃至為重要。澳門未來的發展依託於澳門的人才,澳門的人才又取決於澳門教育的發展。教育對於人生的重要性,及對社會進步日益增大的影響力,使得促動澳門教育改進成為迫在眉睫的社會議題。天主教教育作為澳門教育中最為獨特而重要的部分,似乎應對自身進行重新審視,以向現代進步打開心胸,亦要使學生深層次地意識到其自身的尊嚴及責任。筆者姑且給出一下建議:增強學校宗教及文化氛圍,突出辦校的特色和理念,反思自身於社會的位置,並重新思考學校在社會參與中的形式、內容和方法。宗教學校更要積極建構公義社會,開闊教育視野,面向國際世界,整合運用現有資源來提升(如澳門利氏學社的研究成果)傳福音、實踐福音和生活福音的能量。最後,筆者認為,改變的勇氣,不單來自改變的壓力,但更多的是來自接受自己的不足。大家共勉之。
黃素君
* 轉載自 <<澳門觀察報>> 2010.01.03 第一版

右上圖是從愛沙尼亞的高處拍攝的。照片中有兩個高點,一是通訊塔,另一是教堂,成為市中心的地標,也反映著城市發展的價值取向,一是以科技,另一是宗教。那麼,澳門的情況又如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