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

另一 “半邊天”的出路?

三八節日的思考…
今天剛好是國際婦女節。每逢這樣一個日子,無論是行政當局或是社會團體,都在重申婦女在社會中的重要性, 提出促進女性人權和個人發展的種種舉措。早期的婦女運動或可追溯至1903年3月8日的美國芝加哥市,當時的女工為反對資產階級和父權制度的壓迫和歧視, 爭取自由平等,舉行了大罷工和示威遊行。1975年,聯合國開始舉辦活動來慶祝婦女節,後來隨着國際婦女運動的發展,“三八節”也因此成為全世界勞動婦女 團結一致爭取婦女解放和參與政治、經濟、社會生活的權益而鬥爭的節日。身為婦女,我敬重前人為今日婦女開創發展台階的勇氣和識見。正因如此,作為敎育工作 者,我覺得需要承傳和實踐“平等”和“公義”的精神。趁着今天的日子,我想在“敎育怎麼一回事”系列中談談有關敎育中的性別問題。

乾 坤大挪移:“大女子”和“小男人”
敎靑局《2008/2009正規敎育數字》顯示,非高等敎育中全澳學生的總人數為76,409, 男女比例為39,481:36,928。當中,男生在幼稚園、小學和中學各階段多出了幾百至一萬多人而已,性別比相對均衡。敎師方面,總人數是4,711 人,男女比例為1,225:3,486。再細看各敎育階段,幼兒敎育3:516;小學敎育是195:1,390;中學敎育是934:1,360。在今天這 個有特別意義的日子,依照這組對比鮮明的數據,我們可以自豪地說,曾被冠名或自謙為“小女子”的“巾幗”們,撑起了澳門基礎敎育的朗朗晴空。而社會中整體 居主導地位的“鬚眉”們,到了敎育中,卻只能望洋興歎、相形見絀了。敎育就有這般鬼斧神工的功力,只借用大俠張無忌的一招,“乾坤大挪移”,造就了迥異於 慣常性別權力結構的奇觀。或許,這已是司空見慣,難免有人對我的耿耿於懷嗤之以鼻:別說敎師的數量,單看學生的學業表現,“女弱男強”早已是不爭的事實。 對久居敎壇並從事師資培育的我,卻對“女性化”的專業結構憂心忡忡。幼兒和小學敎育階段,敎師的楷模示範(modelling)起着重要作用。然而,長期 浸染於“女性化”的環境中,孩子如何習得性別差異?對於挺身進入或堅守敎職的男性敎師,這種專業結構是利還是弊?為甚麼敎育能大批吸引女性,男性卻望而卻 步?學校敎育或是社會是否已把敎師定為女性的行業呢?行政當局和師資培育機構是否也要思考一些對策,改變目前的狀況?

“傾斜”中的 “平等”?
對於目前的敎師性別結構,我們或許能做的並不多,惟有寄望政策層面的作為。然而,我們卻不能對性別失衡這一事實及其影響 熟視無睹。最起碼,這或許是解釋某些敎育現象的一個重要層面,譬如說敎師對學生的期望。我們時常聽到小學敎師的抱怨:處於靑春期的男生很反叛、好動、懶 惰、欠缺專注力、成績不理想等等。而作為參照群系的女生則表現為乖巧、文靜、勤奮、有專注力、成績理想。仔細一想,女生的這些特質和表現不正好是目前學校 中所謂“好學生”的主要標準麼?我並非決然反對敎師對學生的期望,而是想指出,社會總是在無形中用(不合理)論述來引導和形塑我們的孩子,例如:女孩是 “文靜”和“耐性”的代言人,男生總是“機敏聰慧”、“活潑好動”拉上關係。歌曲中“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”永遠只是男人宣洩不滿的戰鬥宣言,現實中幼稚園 小男孩可都是被勉勵“男兒有淚不輕彈”的,而那些文靜柔弱的男生更會被冠“女人型”。在女性敎師佔絕對優勢、又兼以女性特質為衡量標準的氛圍裏,男生對學 校系統適應愈感困難。西方敎育界人士早曾指出,女性學業成績的領先,與“女性化的課程”有關。在這樣一個提倡尊重女性、改善女性權益的特別日子裡,從另一 個角度來思考“性別平等”的議題,為男女學生提供“平等”的發聲空間和發展機會。畢竟,在一個不平等的權力結構中,無論男性或者女性,誰都不會是眞正的勝 利者。
(敎育,怎麼一回事?之三)
轉載自2010年3月8日澳門日報,第E08版:文化教思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