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

不要迷信「學者」!

很多人對「學者」尊重之餘,甚達「迷信」的境地。
居士不是「學者」(如果可以,會選擇「知識分子」),充其量只是一名意志仍未消沉的教育工作者而已。 不少是被譬為「學者」(famous scholar),(可能)對學術理論有所貢獻,享有盛名而缺人本關懷者甚眾。可能是居士迂腐,對教育界的學者們有所其望 (這可能是對他們不公平的),一心想他們對為教育改革而費盡力氣,提出良方,應該是對人有多點的包容,而不會恃著「學者」的身份對「無權者」(POWERLESS)進行欺壓...... 超悲哀。
事緣yy代表居士與一學術單位聯繫徵詢意見,最後收到學者的「意見」,那種咄咄逼人霸氣,輕視甚或揶揄的態度,單從文字已經感受到。 居士不能不承認在設計上是犯了一點技術上的錯誤,然而那種欺人態度-- 認為世人皆白痴,絕對絕對令居士大跌眼鏡,根本不甚稱教育工作者。當然,既然「學者」自命不凡,有關個中安排的原委,居士亦懒得對「學者」解釋 (he doesn't deserve),重新調整作罷! 不過,這進一步的摧毀了「學者」在居士的心中的地位,簡直是讀「詩篇」。誠然有小數「學者」是內外兼備的,不過數量極少,甚或瀕臨滅絕!嗚呼哀哉。南無呵尼陀。阿門。Amen。

3 則留言:

HengHeng 提到...

甚有得著!一些說話使我回憶起當年“教育社會學”課堂上的時光。我特別最喜歡「原委」,在協作的過程當中猶為重要啊!

Ursula Kao 提到...

HAHA...素君講野真係好好笑(最尾果句)...^.^加油!

SK 提到...

Heng Heng 謝謝您。其實這是很悲哀的,是嗎? 身為一個「知識份子」更有責任維持社會公義,讓一些POWERLESS的人有均等的發言機會,不致被人欺壓。然而,當很大部人(我認識的)當擁有更高的「學歷」以後,成為了社會的優越分子,對「無權」或「無能力」者進行更多的欺壓、藐視等等......人們常說:「知識改變命運」(從正向的角度而言),其實是說對了一半。改變優越階層的命運,對一些無權者而言,根本是沒有很大的影響,或者是比以前更差(這也算是改變的!)。所以,只能向諸天神佛祈求,平安幸福啦。